信用狀簡介講座心得

信用狀簡介講座心得



於2008年9月22日,聽了第一銀行的黃育仁講師講解「信用狀簡介及專有名詞介紹」之後,讓我對銀行的信用狀業務能有清楚的認識,也對交易流程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也能夠分辦信用狀種類的不同,以及瞭解目前擔保信用狀的實務。





過去國貿實務有上到信用狀這個部分,講師再次的讓我複習其內容,而且還補充了相關的實務,也在回答問題中幫助我解惑。其中,過去在與大陸的信用狀往來限制中,到現在可以開放及接受大陸信用狀,讓我覺得台灣的金融服務業未來是有潛力的。暫且不提對大陸的政策,這算是金改的長利多。





目前台灣業者與大陸的往來頻繁,信用狀是否可以針對付款方式而創新,這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因為其他付款方式的出現,信用狀使用比例降低。然而,銀行業者是否能夠抓住潮流與新的商機,讓本身的產品與服務更符合企業與顧客的需要,否則信用狀業務在實務上就只成了融資的工具。





台灣金融業的二次金改,應該效法美國的金融創新,而不只是讓銀行民營化,或破壞金融體系,如中華商銀的例子。雖然美國面臨二房的危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金融商品的創新力,造就了資金的破壞力與企業的競爭力,美國二房所產生的道德危機,創造了全球的金融危機,或許危機就是轉機,台灣金融業是否準備好全球化?做出像是伊斯蘭教ETF的金融商品創新了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未來綠領人才

2024 GameForce 電競嘉年華參觀心得

google雲端AI技能培訓有感 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