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投資講座心得
大陸投資講座心得:
於2009年03月04日和04月01日,我聽了華信企管的袁明仁總經理講解「大陸台商投資分析」與「大陸台商就業分析」之後,前後的二堂課都有連貫的地方,像在談論許多職場上應該要注意的事情與用詞、職場倫理、職業道德等等。第一堂課讓我了解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是怎麼樣的與欠缺何種能力,並且要了解企業的問題、總體環境與企業所需以及市場趨勢,像是台灣未來重點發展的機會。若能研究提出對企業的幫助,例如針對中國外銷轉內銷的議題了解與事先做研究,而第二堂讓我了解自己是不是適合去大陸發展,以及談論一些就業的議題。
中國大陸經濟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構調整,台商只能適應政府政策做經營策略的調整,像是轉型或產業升級。除了外銷的製造導向外,其實也可以著重在內需市場及服務業發展,或是產銷與營運模式的調整。雖然用說的很簡單,但是實際做起來可不容易,也是一項很大的投資。然而金融海嘯對大陸的經濟影響很大,但是也可以是台商的轉機。之前我去聽東莞台商們合作成功的案例,而其他地區的台商們也可以努力效法之,盡力嘗試在金融海嘯中存活下去。
另外,台商去大陸投資模式的不同,一般台商都是單一中小企業居多,整體的規劃性不足,很容易被外人模仿與學習,可惜的是台灣整個產業供應鏈很少有計劃性的外移。而講師做了很多的問卷調查與分析,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外銷轉內銷面臨的許多問題,如帳款回收困難、17%增值稅太高、價格的競爭、品牌建立困難和仿冒品嚴重,除了以上這些常見的關鍵問題之外,還有一些挑戰需要去克服,這些都考驗了台商的經營智慧與管理能力。
因為世界是平的,我們畢業後就直接要面對大陸人才搶飯碗的競爭,也要面對國際上各國人材的競爭,印象最深刻的是講師提到企業要的是能夠上商業戰場的人才,而不是要來中國學習的人才,因為外派都以貢獻值來談薪資,要拿多少薪水,就要提供數倍的貢獻值。俗話說的好:「先付出,才有收獲。」老闆是根據每個人的貢獻度來分配報酬,只要有被利用的價值,才有可能存活下來,也才會有留用你的機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