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人生一定要有的8個朋友(好書推薦)

很久之前,我看了一本很好的書~ 書名叫「人生一定要有的8個朋友」 其中,作者提到這個顯著統計結果 即「工作上有至少三位親密朋友的人, 有百分之九十六的機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而我算算目前只有二個人 那就是「阿凱」、「晏宅」, 今天突然想那原來還有一個人!! 那就是我的主耶穌呀~~~ 突然讓我的心裡很感動 我終於找到第三個人了 希望你們也能找到三個好友 而我相信耶穌願意與我為友 我也願意把祂介紹給你們認識 相信祂也會願意當你的好朋友 而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好嗎? 你願意與我(或祂)為友嗎? 若你願意的話,或有來訪過我 ` 就回應留個言吧~~~什麼都好 也可以留私密的悄稍話喔~

藝術講座期末心得3

    藝術講座期末心得3               這兩門課相同的地方在於都有請業界的講師來介紹藝術產業的運作,如拍賣公司、畫廊、與參與者的投入,如藝術家、策展人、經紀人、藝評人、收藏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各講師依主題的不同,所著重的地方也有所不同,讓我們能以不同人的角度與視野看藝術市場與產業趨勢,而我的建議是也可以請業界的講師來談他們的專業領域,會讓我們對藝術產業更有焦點,而且有點線面的觀念。         結合了另一門課的內容,華人藝術市場剛起步,而歐洲畫廊現今已經至少有第三代以上的傳承,所以在畫廊(行銷通路)與經營者、經紀人(人才需求)上,台灣與中國都還需要再加強訓練與經驗的累積,而聽了王執行長與李美玲副總分別都有談到寒舍的經營,我覺得經營策略與定位都還不錯,也可以朝向展覽型的畫廊為方向,先把名氣與品牌做好,因為目前要挑選與尋找年輕的畫家來培育、經紀與合作,這都需要時間來審慎的評估與考量,也需要年輕藝術家的表現與創作。         最後,感謝李貴豐老師的帶領、也謝謝系上辛苦的助教為今年度的講座安排與連絡,也謝謝學校推廣文化創意學程的用心與付出,也謝謝所有講師們在這幾堂課中,為我們打開一扇藝術入門的窗戶,也謝謝王執行長這幾堂課為我們打開一扇藝術投資的明燈。

藝術講座期未心得2

       藝術講座期未心得2          我們平時不會(或不常接觸的)藝術這個領域,我也很少會主動去聽藝術相關的演講,而這門課除了讓我學到一些藝術的常識與知識,也實際去國泰金融會議廳看蘇富比的春季拍賣預展與寒舍藝術中心看《複眼‧凝視》——方二與賴易志的攝影雙個展,並且聽了章光和教授談影像攝影藝術,以及課程安排的藝術講座。         這學期我也上了另一門「藝術行銷」,學校推廣文化創意產業的課程之一,剛開始幾堂課熊瑞香老師為入門,給我們上了一些藝術概論、原理與產業結構。而之後也有去畫廊參觀,也請了一些藝術家來談些藝術相關的主題或介紹他們的創作與理念,還有從事藝術的專業人員,如策展人與藝術總監來演講,也讓我從這二門課的互相呼應中有不同的感觸。         其中,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熊鵬翥執行長為我們上了台灣公共藝術產業概論與國外的博物館介紹,而在另一門課的期末報告是要我們分區去找戶外的裝置藝術,並且拍照存證和做下記錄。兩者相輔相成,除了沒有實際去看過拍賣公司,或實際參加過藝術拍賣、或看一些國外的博物館(美術館)的遺憾之外,這兩門課同時上下來的獲益良多。

藝術講座期未心得1

藝術講座期未心得1         小時候我曾去畫室學過美術約二年多,如學習畫畫、水彩、素描、靜物等,但沒有畫過油畫、碳畫、超大張的經驗,而我也有創作去投稿過的經驗,記得好像沒有被錄取過。後來因為我沒有考上安樂國中的美術班,所以我就放棄了學畫之路,而現在我仔細回想起來,這也是啟蒙我對藝術、創作與美感的大門。         之前曾聽過北商一系列文化創意的演講 (2007 年下半度 ) ,但是好像都沒在北商聽過有關於藝術相關的講座,而猶記先前第一次是在 2008 年的寒假,地點是在北商七樓的國際會議廳,寒舍王執行長談論中國古代與當代藝術品市場的二場演講。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是因為 2009 年畢業前一學期跨修此學程,而課程的剛開始前幾週,又讓我很榮幸地聽了王執行長談藝術拍賣與投資收藏實務。        這個學期上了二技二的藝術市場與產業趨勢這門課,原本得知二技一年級同時段上大陸投資,也有請一些業界的講師來授課,最初讓我有點後悔修這門課,雖然我沒有這個榮幸與機會去寒舍實習,但是之前我有聽過王執行長的演講,而且有一次獨自去喜來登參觀寒舍藝術中心。現今等到上完了全部的講座課程後,我覺得有來修此門課是非常的值得且慶幸。        

一封給北商的誠懇建議

這件事早已經過去了, 而系上也沒申請計畫了 只能建議未來商務系的 學弟妹可以去跨校選修 或去旁修(旁聽)外系的課~ 文化創意的學程也不錯的 或許外系有申請到計劃喔 ------------------------------------------------------- 一封給學校的誠懇建議 此致校長、商務系主任和師長:   您們好,我是國際商務系四年級的學生,很榮幸今年有這個機會參與學校系上的就業學程,並能在寒假第一銀行實習及有幸能參加四月大陸參展的計劃,真的非常感謝學校師長、老師助教們的愛心付出與努力,不過學生耳聞今年將停止以上這些計劃與實施,實在令學生深感困惑與惶恐,特此書寫此封信,提出個人一些衷心的建議。   本校擁有悠久的歷史與傳統,相信也需要一些優良的計劃與發展,而這二年來商務系的學程計劃已反應出學校、老師們與助教們的辛苦成果。然而,我深信這些計劃將成為學校與商務系的特色與格調,更能藉由經驗傳承與交流來發揮其更大的功效,相信必能提升學生們的專業與競爭力,這也是我們與一般大學的不同差異之優勢,一定可以成為學校招生與評薦的行銷利器,相信對將來發展一定還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今年是第二屆商務系的我們將要畢業了,我建議商務系的學程計劃可以建立制度,除了學校、老師們與助教們的努力,我想商務系的系學會與學生們都應當盡上些心力來協助,或許還可以藉由系上與各系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例如: ( 一 ) 老師輔導或帶領學生成立一些金融 ( 或英語 ) 研究等社團、 ( 二 ) 鼓勵學生參與校外一些培訓計畫 ( 如救國團的大專服務人員招募等等 ) 、 ( 三 ) 學校與系上相關的培育計劃等等,來提升我們學校大專的社團風氣與各系風範。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成效通常都是需要長期耐心經營才看得到成果,從學校一連串的經營與努力,到講師上課到企業參訪與實習,當這些過程的付出才正要發揮出功效,假若此時即停止這些計劃 ( 已有二年來的努力 ) ,我認為對學校、對下一屆或未來的學生們都是一項損失。況且四技商務系至今成立快五年了,希望學校或系上、老師們與助教們能再三的考慮,懇請繼續堅持下去,相信您們現今的培育對於未來的成效都將是指日可待的。         ...

陳孟奇;我只要你;MV+吉他譜

陳孟奇   我只要你 Am                            Am 曾經問我自己   為何我會活在這裡 F      G      Em      Am 天亮了又黑   白雪融化成水 Am           Am 花開了又謝   鳥兒一直在天空飛 F      G      Em      Am 我為什麼會   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Am 妳猜什麼來源    我會在你的身邊 F     G       Em     Am 猜不到   讓我來 告訴你好嗎? Am      什麼來源    她一直在我心裡面 F                 G 我現在   只想跟她說   副歌:          F     G Em   Am 我不要一個人在這世界上        F           G 我只要你   我只要你          F     G Em   Am     我要每天醒來微笑在臉上      F        G 因為妳在我心上          F     G Em   Am 我不要一個人在這世界上       F           G 我只要你   我只要你       F     G Em   Am      我要看你創造的那個月亮      F   G    C 像星星為你發亮

最初的夢想

最初的夢想 暫存

2005年基商校刊採訪稿

姓名:林望儒 生日: 1226 畢業班級及學程: 309  Q1當初為什麼選這個學程:   當初選組時,因為想認真讀書, 所以就選比較可能會讀書的班級吧! 不過我現在認為興趣最重要,才不會後悔。 Q2畢業幾年?在哪一年畢業? 畢業半年;93年 考上的大學和科系: 花蓮師範學院 社會教育系 擅長的科目: 英數 不擅長的科目: 國文 ( 尤其是作文 ) 讀書計畫:   時間不夠,只好善用時間,進而創造時間。 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已無愧於心就好。 Q3 :如何準備學校的考試 ?  A :事先準備,扎實學習。 Q4 :需要補習嗎 ?   A :先自已找出讀書的盲點, 如果數學不行,可以考慮先補習, 若要補其他等高三前再考慮,或多買書來看吧!   Q5 :大學和高中生活有什麼不同 ?  A :大學課只有一半,活動超多, 時間也很多,由自己來選擇。 Q6 :如何準備大考、指考或四技二專的考試 ?  A :為了未來,只好先犧牲玩樂了。 Q7 :有沒有懷念或想感謝的教官、老師?   A :常和我跑後山的王壬堯教官以及高三時每天辛苦批改我作文的王素娥老師和簡淑寬老師並且認真指導我的老師們,萬分感謝,感激不盡,令學生難忘。   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或勉勵的話:   加油!我相信你們也可以的,成績是耕耘,努力創造出來的。 Q8 為什麼當初想讀綜高?   A 其實最後多半由自已成績決定啦! 或許也能夠多一年時間考慮吧! 而我國三時,因為導師不相信我的成績, 所以我才會申請上就去讀了。   Q9 是否曾經後悔選擇這條路?   A   有,但是為時已晚,就只能堅持到底了。   對未來的計畫:   增進英文聽力,希望能夠過中高級。 想成為程式高手,想投資理財,更想成為一個成功者。  

藝術講座心得1

藝術講座心得1         我也有最喜歡的動畫家,因為過去有段時間喜歡看動漫畫,雖然之前只是平時常上網路去看免費的、也有下載下來來看、或抓檔案下來燒成光碟收藏,但是我都是看劇情為主,而並沒有深入了解其背後的作者。所以我去查了一下喜歡的動畫作者,突然發現到一部動畫或漫畫都有小說作者、插畫作者與動畫群作者,而網路上也有在賣畫作者的畫冊等相關產品,如玩偶、DVD、海報等。         這樣看來這應該不算是藝術品,因為我聽了王執行長的演講之後,才比較了解到何謂藝術品,若真正算得上是藝術品的話,除非畫作者是非常有名,而且舉辦過展覽,所以我想除了原畫作的最初手稿外,或特別與藝術家合作推出的量限高價藝術品外,其他的商品都不算是藝術品,只能算是無增值性的商品來收藏。         王執行長說藝術品要有年代、文物、展覽與拍賣的記錄,而且要有藝術性、有市場的供需(看藝術品的產量與價值),最好是了解藝術家是誰?是誰授權的?是誰設計的?是誰做的?在那裡生產的?藝術品美嗎?是否有編號(如1/100)?有限量嗎?等等的記錄。我覺得這也是藝術專業的地方,而重點是該藝術家與作品要有人認同且覺得美(或不錯),才有市場的供需與行情。

藝術講座心得

藝術投資講座心得 先前第一次在學校聽過二場王定乾講行長的演講,談論古代與當代藝術品市場,雖然之前沒有在喜來登和寒舍藝術中心實習過,但很榮幸這年度有這個機會選修二技二的藝術拍賣與投資收藏實務,也謝謝王執行長這幾堂課為我們打開一扇藝術投資的窗,而我覺得要真正學到精深的藝術品投資,就要想買才會去看、去研究、去和專家討論,還是要實際有錢去買個藝術品才能夠累積所有的實務經驗。 小時候學過一點畫畫和音樂而己,但到現在長大才發覺藝術其實可以與生活結合。在現今文化創意的理念興起,我想台灣正效法國外的商品與藝術之結合,其中 ipod 、 LV 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近金融海嘯的影響,趨勢逐漸往平價奢華的方向走,而有品質的平價也不少,然而未來可能朝向有藝術美感的平價,此時要如何取得授權、談判、商品化等關鍵因素,我認為這應該是進階的藝術投資了。 猶記先商業週刊有時常會有幾頁介紹拍賣公司舉辦拍賣會的情況,藝術品賣了多少錢,誰拍走了等等報導,但原來藝術品在拍賣會之前,還有多次的藝術品展覽,這次能有機會去參觀富士比的展覽會,實在是增廣見聞的一件事。另外,名貴的藝術品的運送、收藏與保護 ( 保養 ) ,都是一件不簡單的任務,還記得電影有演到藝術品拍賣、展覽、被掉包等情節,現在想想這領域的進入門檻實在不低,謝謝王執行長為我們引領進入藝術拍賣與投資收藏的大門。

日本食品講座心得

日本食品講座心得         於 2009 年 05 月 19 日 ,我聽了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林慧美副總講解「日本食品業的現況與商品研發」之後,讓我了解日本調理食品市場介紹、日本市場食品流行資訊以及面對大環境該有的能力。食品業是不受景氣影響的,而飲料、寵物食品、嬰兒用品都可以全球化。食品要掌握流行資訊,也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而未來的趨勢朝向好吃又健康的食品,所以食品也要走向品牌必經之路。 講師提到食品要五味具全,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像是台灣人用吃的來感受好壞、美國人則注重味道,而日本人用看的為主,較注重包裝、調味,所以各國的人對食品都有不同的偏好。其中,除了提供標準化的產品給一般消費者市場之外,亦提供給餐飲業、小吃店等餐廳,這也是食品工業的主要業務之一。除了內食與外食外,也有中食 ( 從外面買回來吃 ) ,或買半成品回來烹調,所以才會有料理包市場。我認為未來若能結合宅配加上個人化的飲食與料理,或許還有更大的潛在市場。 最後,講師提到將出社會的我們,應該要有溝通能力、洞察力、探索世界的能力,最好要能有生存技能,能做老闆好用的人,而未來要競爭的是軟性能力、比差異化、比特色、比精神,我們要有想要的意願和具備的能力,對工作有熱誠、對自己有信心、對世界有希望,而我認為最好能建立起個人品牌,要能展現自己的長才與用心 ( 如責任感、懂分寸等 ) ,才能在這社會中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