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劇最佳作? 「半澤植樹」影後心得
「半澤植樹」影後心得
看到新聞說收視大破表(50%),因此也去看了此片,但可惜最後結局是那麼的爛到爆。雖然依職場生態來說,也是正常現象。而我也去查了維基百科,雖然是忠於原作的結局,但電視台也太不懂民心,造成了95%的不滿及要續集。想想男主角最後在公眾場合的失態,雖出了一口氣,但報仇卻不成,最終大和田只是受去除董事職責的處分,反倒是半澤這樣的男主角卻落得被外調、分配邊疆的下場,成為體制下的犧牲品!
日本職場生態劇,相較於其他日劇,題材較為嚴肅紮實,但「半澤直樹」這劇會那麼紅,可想見此劇恰好切中員工心聲,大快人心,為小職員們出一口悶氣。我認為主要成功在職場黑暗上、人性黑暗上的刻劃鮮明。主角誓言加倍奉還,戲劇張力十足,也是典型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英雄戲劇。從派閥鬥爭嚴重、內外皆敵的劇情中,讓小蝦米戲劇性的逆轉勝!到完敗結局…
另外,這部劇的女主角也演的很好,在劇中現代家庭觀上的刻劃也很鮮明,例如叫「男主洗廁所… 」外、「老公在公司戰鬥、我也是為了你在女人間戰鬥」、「絕對不能輸!」、「老公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誰叫我作為銀行員的太太呢」、等,實在令人感動阿!用自己打工一周賺來的錢買包包送老公,更是令人感動阿!!而在不同的家庭的刻劃上,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也符合日本重家族、家庭的觀念。即使是同期(同梯),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家庭),做出了背叛的選擇。而因為沒有了外遇糾結、認親、失憶等爛梗,才更專注在劇情的鋪陳上。
根據《朝日新聞》調查,1990年後踏入職場的日本上班族,僅有26%的人能當上課長,其他超過7成的人,終其一生就是庸庸碌碌的小職員。在日本「失落的二十年」間,許多年輕人被困在龐大組織中壯志難伸,只能眼睜睜看著逢迎拍馬的庸才升官,實在悶到不行。呼應了劇中不斷出現名言:「部下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失敗是部下的責任。」,而劇中不斷出現的時間,也反應了日本的職場加班文化,「過勞死」(Karoshi)一詞甚至以日文發音登上百科全書。
換成在勤勞的亞洲、勤奮的台灣,一樣是悶經濟,國內2013/9/24公布的勞委會職訓局「全國就業e網職場初體驗大調查」的最新調查顯示,最無法適應的則是同事相處問題及主管應對問題。360d才庫人力資源同日發布「職場揹黑鍋調查」,一千兩百零四位受訪上班族中,有六成八曾揹過職場黑鍋;當主管把錯誤責任推到自己身上時,五成一選擇「默默承受,可保住飯碗就好」,僅兩成九會像半澤直樹「當面反擊,追求公道」。
雖然身為職員的我們不想背黑鍋,但是常有為主管、為同事背黑鍋,有時罪名還「莫需有」,而有時還常為公司賣命換來的,卻是一無所有。這部戲讓我體會很多,細想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做,這個理念絕不能忘。我們不是為了上司和組織在工作,想想最初就職的那幕劇情,找回最初的感動吧!再想想劇中多次播出半澤爸爸所說的「你做什麼工作都行,一定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千萬不要忘記這點。」、「YES和說NO相比說是簡單得多,但我們不能只當機器人!!」如行長說的「人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換算」,即使我們微不足道,只是「小小的螺絲,其實是支撐了整個台灣阿!!」
雖然台灣十月才要上演,但想必很多人已在網路上看過了,若真要在網路上看的話,建議找好一點的翻譯(字幕)。或看中日字幕的版本,爛的翻譯,看了真會昏倒。因為我會日文,看了一集爛翻譯,翻譯好壞真的讓一部片的感受差之千里。最後,飾演半澤的堺雅人私下向日媒表示,「像半澤直樹這樣的人在社會上生存,不管有幾條命都不夠用。劇中的半澤對上司言無忌憚,但一般社會上,像半澤這樣的態度是NG的,事後可能會被整得很慘,這只不過是齣戲吧!」最後,戲劇歸戲劇,但最重要的勿忘正義、跟自己本身的價值與人際關係!
另外,
我花了二天假日的時間做了2014年月曆
詳見以下文章連結:
http://blog.xuite.net/linwang1225/wretch/128805447
寫文的參考來源:
水果日報/中央日報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9240397-1.aspx
<p>我有看你的新貼文囉!內容很有好看呢!</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