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遊戲角色 影響真實行為
虛擬遊戲角色 影響真實行為 越南軟體開發者Dong Nguyen將熱門遊戲「Flappy Bird」下架 Flappy Bird結合了單純和困難,讓玩家沉迷數小時甚至數天。研究者發現,以虛擬化身為基礎的遊戲,甚至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辦到這點。 遊戲虛擬化身是英雄還是反派,會影響玩家對自己的感覺以及他們在線上的行為。但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Gunwoo Yoon和瓦加斯(Patrick Vargas)提出的問題非常不同:僅僅玩5分鐘的遊戲,會不會促進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或反社會行為? 他們找來194名受測者,告知受測者他們將參與兩項無關的測試:一為線上遊戲可用性測試,另一項則是食品添加物盲測。第一項實驗中,受測者會隨機配予英雄、反派或中立角色,以虛擬角色對抗敵人5分鐘,再為線上角色的認同感評分。 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對角色沒有強大的認同感。 後來,研究者還測試了單只是「觀看」遊戲,會不會與玩遊戲產生不同的效果。結果顯示, 觀看對行為的影響小得多 ,站在反派這一方的人,會比玩反派角色的人少倒一些辣醬,站在英雄這一方的也會少倒一些巧克力。 僅僅5分鐘的虛擬角色扮演就足以改變人的行為,這已經夠讓人驚奇了。由結果來看,似乎就連觀看遊戲都會影響玩家。但最讓Gunwoo Yoon驚訝的是,就算 玩家並不認同角色,他們在真實世界的行為仍舊與角色相符。 這表示玩家可能不知道,虛擬經驗究竟對他們真實世界的行為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黃維德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來源:經濟學人 點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949&page=2 評:沒有提到194名受測者的年齡,所以… 對行為的影響效果,小心變成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