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成癮易不安
智慧手機依賴程度量表(製表:記者邱宜君) 台灣首份針對智慧型手機成癮的量表問世, 登上最新一期《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證實智慧型手機成癮的重要因素包括想停停不了、日常功能受影響、不能用會不安、越用越兇。 智慧型手機成癮具有一心多用的特質,對人際關係和時間管理也有影響。 不分男女 長期會焦慮失眠 這份研究針對 兩百八十三位電機資工科系的男、女大學生 ,結果發現,起床第一個念頭就是看手機、手機不能用會焦躁不安、覺得自己越用越久、一陣子沒用就有明顯的失落感和不安感,都很符合受試者的狀態。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醫師林煜軒表示, 台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於十一年前領先國際發展網路成癮量表(CIAS),現改編為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SPAI),研究團隊也已開發手機APP ,可自動記錄手機使用時間,將用於手機成癮的進一步研究。 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兼任主治醫師張立人表示,智慧型手機成癮男女都有,與網路成癮以男性居多不同。有些人想監控伴侶臉書動態,或擔心訊息「已讀未回」,動不動就查看, 許多當事人想自制,卻發現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導致自己與親友深受其擾。 張立人表示, 手機不離身會使人產生預期焦慮而過度警覺,長期大腦負荷超載,睡眠品質都變差,甚至失眠。 習慣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機訊息的人,也需注意是否有成癮的傾向。建議至少把查看間隔拉長到半小時,睡覺時手機放遠一點,起床先別滑手機。 接觸自然、靜坐 改善症狀 張立人提醒,成癮的原因可能是過度焦慮、社交畏懼、自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挫折忍受力差等,應從根本原因去改善。 他建議可多練習專心做一件事、面對面和人互動、接觸大自然、正念靜坐等,都有助培養專注力和敏銳度,幫助大腦發揮最好的效能。 來源:自由時報 點我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