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劵附息與零息之比較(3) 刊於微股力付費專文
上次介紹了基金的配息與不配息的差別跟比較,以及匯率風險的比較。 這次,我針對債券本身有收益曲線的特性來做說明。 收益率曲線(Yield curve),又稱殖利率曲線、孳息曲線或利率結構曲線,是金融學概念。 如下圖,不配息的殖利率比較高 債劵在市場上自由交易時,不同期限及其對應的不同收益率,形成了債券市場的“基準利率曲線” 。收益率曲線。 係表示市場跟債券之間(相同到期日或存續期間),對應其債券息率之關係圖。 這個曲線並不是絕對的, 如下圖有正向、反向、水平形等等。 實務上 主要影響債券報酬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5項: 風險評等、存續期間、利率、匯率、違約率。 其中已經固定的影響因素有:存續期間、風險評等 可以試著做預測的影響因素有:利率趨勢、匯率的趨勢、違約率是否增加 我們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趨勢,如下圖。 實務上,3個月期的美債殖利率為無風險報酬率。 3個月公債和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利差(即殖利率曲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風向計。如上圖(也有人用2年和十年的利差)。 看完利率的趨勢後,而美國國債一般不會違約,假設違約率為0, 因此不把違約的情況也考慮進來,除非美國倒債了。 那麼就是匯率對債劵的影響了。 前面的文章有有針對匯率的影響因素分開說明跟舉例。 債券上的短期可運用現金或利息做配息或再投資理論上才能維持高收益。大額資金做好資金規劃與外匯避險才能維持穩定收益,不然利息收益被外匯虧損或通膨吃掉。 下圖片是美債殖利率曲線不同時期的比較。 10年期公債也被視為長期成長和通膨預期指標,受到高度關注。 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常被拿來檢視該國景氣通膨狀況,短天期則常被拿來預測該國利率決策,兩者利差可代表著景氣循環的四個階段: 1.經濟成長階段: >>經濟活動強勁、通膨預期溫和,短利受央行升息影響上升較快,利差持續縮窄。 2. 經濟過熱階段: >>經濟活動過熱、通膨預期強勁,迫使央行加快升息導致短利超越長利,利差反轉(翻負)。 3. 經濟衰退階...